移至主內容

長輩的奮鬥史 魚寮願景館

2010/12/07 17:45
2,202次瀏覽 ・ 3次分享 ・ 0則留言
PeoPo推 1
檢舉

【記者劉盈瑞/嘉義報導】

  清晨5點多,一位高齡82歲的爺爺,拿著釘子一根根地在釘房子。這樣的場景發生在嘉義縣太保市魚寮,有幾位七、八十歲的老人在為台灣的文化保留奮鬥。魚寮發現年代比十三行遺址還古老、為數更多且保存完整的遺址,政府卻只撥了微薄的十萬元做建設,當地老一輩的人看不下去,親自動手,僅花4個月便將小型博物館蓋起來。

  於十一月十九日完成的魚寮遺址願景館,是魚寮的元老級長輩共同搭造出來的。當地居民鐘奶奶說:「我們就是想爭一口氣,讓政府知道,它所不在乎的這個有千百年歷史的遺址,我們只花了十萬元就保存起來了。」魚寮遺址經過科學博物館專家鑑定,歷史年代超越十三行文化,但是由於地處偏僻,政府沒有多加留意,在建設上僅撥出十萬作為補助。從隔壁六腳鄉來幫忙的陳振倉表示,對於這些有保存價值的東西,台北的十三行文化遺址就蓋得有聲有色,就因為他們是鄉下地方,這些比十三行還古老的遺址就受到忽視,他覺得很不公平。

 

照片

居民希望這在馬路邊的願景館能帶動社區發展。

記者劉盈瑞/攝影

  民國八十九年政府為了經濟發展,在太保市魚寮進行開墾,無意間發現到的這個遺址,但一直沒有規劃出妥善的保存之道。直到近三、四年來,嘉義社區營造蓬勃發展,居民想藉此機會申請經費來保留遺址,並帶動地方發展。當初申請了三十萬元的經費,政府卻礙於原本預算只提撥十萬元作為補助,儘管居民對這樣的金額有些失望,但是這不能打擊他們的熱情,反而激起他們想把它做得更好的動力。曾經台中科學博物館的人有計畫要來保存,中油也來詢問過,卻總是無疾而終,再加上政府的漠視,讓他們感到無奈,鐘奶奶說:「就算對政府失望也沒辦法,乾脆自己來還比較快。」當地的老人家很喜歡這塊土地,不僅空氣好、環境清幽,現在還有如此重大的發現,對於政府的草草應付,他們並不灰心。

  令人遺憾的是,當地居民對於在本土出產的文物漠不關心,保存遺址的工作還需要別鄉鎮的人來幫忙。約人口數約100人的魚寮,由於年輕人口嚴重外流,當地居民也只顧及自身工作利益,對周遭不聞不問,村裡的爺爺奶奶看不下去,都站出來保護這個好不容易發現的歷史,蓋願景館的10位里民就包含了村裡最年長的3位長老,他們的年齡高達七、八十歲。而成員裡甚至還有一位從隔壁六腳鄉自發性來幫忙的陳振倉,他說:「真搞不懂這裡的有些居民,為什麼都這麼冷漠,連自己的社區都不出來幫忙。」他心疼這些歷史,也替魚寮感到惋惜。

  老一輩的人發現魚寮遺址感到很開心,也不禁對於古老祖先曾經使用過的工具產生一股認同感,覺得這些古物是需要被保護和流傳下去的東西。保安魚寮文化協會理事長鐘柏州說:「你可以隨便去找一個人,沒有一個人會喊累、喊辛苦。」一想到未來民眾可以來觀光的光景,這些老人家帶著微笑從日出工作到日落,他們都心甘情願地為保留遺址而努力,在策畫建造的過程中,還藉由例行社區參訪的行程,順道北上參觀博物館,就為了替自己的家鄉打造出不輸給都市等級的魚寮遺址保留館。

  年過半百的魚寮長輩利用有生之年,為自己熱愛的土地貢獻出最大的心力,完成這個晚年的夢想。在建造的過程中,漸漸有遊客會停下車來詢問這棟特殊建築的使用目的,這樣的現象激勵了這群爺爺奶奶的信心,給他們持續努力的動力,僅花了短短4個月、10個人就完成了這棟富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館。希望落成後能帶動地方發展,讓外地人瞭解魚寮遠古的文化,也希望喚起當地其他居民對家鄉的熱情。

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

回應文章建議規則:

  •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,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
  •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,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
  •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、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,以免遭人盜用,本站不負管理之責
  •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

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